当前位置:碰碰冰历史1912年后军阀混战打了多少年?一共有哪些军阀交战?
1912年后军阀混战打了多少年?一共有哪些军阀交战?
2022-05-24

1912年清帝退位后,中国大地曾长期处于军阀混战之中,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迫于外部压力这才得以缓解,其中尤以1916年袁世凯去世至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之间这段最为混乱,十二年间竟然更换了多达十五任国家元首。那么,在此期间,一共爆发了多少场军阀战争呢?我们来简单盘点一下:

护国战争:1915年12月25日至1916年7月14日“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在清廷、袁世凯、南京临时政府的博弈和妥协之下,清帝宣布退位,南京临时政府则出台《清室优待条件》保障其基本利益,袁世凯则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国大地开始进入北洋统治时期,袁世凯则是北洋政府的第一任国家元首。

然而,袁世凯上台之后便开始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进行改组,并从1915年开始筹备恢复帝制,并于同年12月12日实施,宣布复辟封建帝制,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建立“中华帝国”,废除民国纪元。

袁世凯的复辟迅速遭到了举国反对,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同时出兵讨袁,其中蔡锷率领第一军进攻四川,李军烈率领第二军入广西、广东,都督府都督兼第三军总司令则率兵驻守云南,同时令都督府左参赞戴戡率一部兵力入贵州策动起义。面对护国军,袁世凯则发动北洋军和川、湘、粤等省军队共约8万人,分别从川、湘、桂三路攻滇。

到1916年3月,袁世凯的北洋军因作战不力,再加上外交接连遭受挫折,被迫撤销帝制,但仍居大总统之位、同年5月,陕西、四川、湖南等省相继宣布独立,眼看局势不可逆转,袁世凯于6月6日忧愤而死,护国运动取得胜利。

注:护国运动严格意义上并不算军阀混战,但这场战争却就此导致中华大地进入了军阀割据时期,拉开了军阀混战的序幕,因而将其列入。

护法战争:1917年7月至1918年5月21日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职位,后与中央掌权的段祺瑞发生“府院之争”。1917年,入京调停的张勋发动复辟,却很快被段祺瑞击败,而段祺瑞则以“功臣”自居,以国务总理职位执掌政府大权(这一时期又与第三任国家元首冯国璋爆发了新的府院之争)。

段祺瑞执掌大权之后,不仅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国会,而且还意图以武力统一南方军阀。于是,于1917年7月17日抵达广州的孙中山,呼吁各界为护法而斗争。在孙中山的号召下,国会议员纷纷南下参加护法,并召开国会非常会议,会议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决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选举孙中山为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

1917年8月,孙中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随即讨伐段祺瑞的护法战争拉开帷幕。彼时,南方军阀对于段祺瑞早已不满,于是纷纷响应“护法”。不过,这些军阀名为“护法”,实际不过是借助这个名义扩张势力罢了,例如控制两广、以陆荣廷为首的桂系军阀趁机向湖南扩张;又如控制滇、黔,以唐继尧为首的滇系军阀趁机向四川扩张。

正如前文所说,南方军阀虽然以“护法”名义发动北伐,但其实只是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因此内部并不团结,因而在北洋军的镇压之下,北伐军接连受挫。1918年5月,孙中山被迫辞职,护法战争失败。

第二次护法运动:1921年4月至1922年6月孙中山被迫辞职之后,军政府领导权落入以桂系为首的西南实力派手中,后桂系和滇系发生内讧,孙中山则扶持驻闽南的粤军陈炯明部返回广东,于1920年10月占领广州,将桂系赶回了广西。11月,孙中山新返回广州,重组军政府,同时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

1921年4月7日,国会非常会议参众两院联合会议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以陈炯明为护法军政府陆军部长、内务部长。同年6月,广东军政府发动粤桂战争,打败桂系,统一广西。次年3月15日,孙中山在桂林誓师,计划由桂入湘北伐。

然而,就在孙中山正在积极谋划北伐之际,陈炯明却与湖南军阀赵恒惕结成反孙联盟,暗杀了拥护孙中山的粤军参谋长邓铿,并囚禁了廖仲恺,迫使孙中山回师广东。1922年5月,孙中山由广东进攻江西,北伐直系。

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孙中山被迫从前线返回广州时,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史称“六一六事变”。孙中山避入永丰舰(后改称中山舰),8月被迫到上海,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

直皖战争:1920年7月14日至同年7月19日前文说过,张勋复辟失败之后,爆发了第二次府院之争,北洋就此分化为冯国璋的直系和段祺瑞的皖系,双方矛盾极为尖锐。之后,段祺瑞通过操作“安福国会”,以徐世昌取代冯国璋成为总统。1919年12月冯国璋病逝,曹锟继承直系军阀头领,直皖之争逐渐尖锐化。

曹锟上台之后,在他的积极串联之下,直、奉两系结成反段联盟,吴佩孚也于5月自衡阳率直军北上至保定,准备讨段。段祺瑞则秘密召开军事会议,调徐树铮的西北边防军于北京附近布防,并强迫徐世昌宣布了惩办曹锟、吴佩孚等人的命令。

7月14日,直皖两军在北京东西两面的京津铁路和京汉铁路线上的涿州、高碑店、琉璃河一带开战,直皖战争拉开序幕。然而,开战之后,皖系东、西两路迅速溃败,段祺瑞无奈之下于1920年7月18日向徐世昌请求下令停战。

这次直皖战争历时五日,皖军大败。7月19日,段祺瑞被迫辞职。直、奉两系军阀遂控制了北京政权。

第一次直奉战争:1922年4月10日至同年6月18日直皖战争之后,直奉凉席军阀共同控制了北京政权,奉系张作霖推荐亲日的交通系首领梁士诒出任内阁总理,梁士诒与仔细关系本就不好,奉系又借梁士诒支配中央的财政交通,这引起了直系的极大不满。于是吴佩孚通电揭露梁士诒卖国丑行,梁士诒遂于1922年1月25日离京。

直奉翻脸之后,张作霖决议讨伐直系,双方于1922年4月29日,在长辛店、固安、马厂一带混战,吴佩孚亲到前线督战,令主力在炮兵掩护下迂回到奉军的侧后,突然发起攻击,奉军腹背受敌。5月4日,奉系第16师临阵倒戈,暂编1师也退出丰台,奉系西线全面崩溃。

之后,吴佩孚又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指挥直系军队且战且退,之后对进入伏击圈的奉系军队发动猛攻,结果奉系的东线也就此崩溃。虽然由张学良率领的奉系第二梯队战斗力较强,打退了吴佩孚的进攻,但由于奉系整体败局已定,他也只好率领军队有序撤退。

最终,此战以奉系惨败告终,总统徐世昌则下令免除张作霖东三省巡阅使等职。6月18日,直奉两方代表在秦皇岛海面的英国克尔留号军舰签订了停战条约,以榆关(山海关)为两军分界线,奉军撤出关外,直军也大部分撤回原防,第一次直奉战争宣告结束。

第二次直奉战争:1924年9月至10月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系军阀控制了北京政权,开始全面推行武力统一政策,曹锟则通过贿选当上了大总统。与此同时,退回关外的张作霖也不甘心失败,积极扩军备战的同时,与段祺瑞、孙中山建立了“反直”同盟。

△直奉之战后,张作霖扩军备战

1924年9月,直系江苏军阀齐燮元与皖系浙江军阀卢永祥之间爆发战争,张作霖随即通电谴责曹锟、吴佩孚,并以援助卢永祥为名,于9月15日命15万奉军分路向榆关(即山海关)、赤峰、承德方向进发。而曹锟也于9月17日发布讨张令,以吴佩孚、王承斌、彭寿莘、王怀庆、冯玉祥等率军20万依托长城组织防御。

战争爆发之后,战局极为胶着,但冯玉祥由于吴佩孚对自己的仇视和排挤,对曹锟和吴佩孚早已不满,早已经谋划着对付曹、吴二人,而第二次直奉战争无疑给了他这个机会,于是冯玉祥于10月24日突然发动“北京政变”,战场形势就此大变,直军纷纷溃退。

第二次直奉战争以直系的战败结束,张作霖、冯玉祥等随后在天津曹家花园召开会议,决议成立中华民国执政府与善后会议以取代国会,并推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统总统与总理之职,之后政权落入奉系军阀手中。

反奉战争:1925年10月至1926年6月在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派遣11个师进占直隶、山东、江苏等地,控制京奉铁路和津浦铁路全线,并胁迫北洋政府任命奉军将领李景林、张宗昌、姜登选、杨宇霆分别为直隶、山东、安徽、江苏军务督办,严重威胁到了其他地方军阀。于是,从1925年下半年开始,接连爆发了多场反奉战争。

1、浙奉战争。1925年10月8日,直系军阀、浙江军务督办孙传芳在联络浙、闽、苏、皖、赣等地方军阀,组成五省联盟共同讨伐奉系,并于10月15日正式开战。此战奉系最终战败,势力北撤至山东,浙苏皖联军占领徐州。

2、国松岭反奉战争。浙奉战争爆发后,郭松龄于同年11月在滦州起兵,杀害姜登选,发表反奉宣言,意图推翻张作霖统治,冯玉祥也随之通电讨奉。奉军虽然初战失利,但在日本军政两界的干涉之下,郭松龄兵败被杀、曝尸奉天。

3、国奉战争。郭松龄反奉之后,冯玉祥与其签订《郭冯密约》,联合倒奉,但由于日本的干涉,郭松龄兵败被杀,反奉宣告失败。1926年6月,奉系张作霖和直系吴佩孚又联手向冯玉祥发动进攻,山西阎锡山也趁机发兵,冯玉祥的国民军最终战败,被迫退往西北地区,冯玉祥宣告下野。

北伐战争:1926年7月9日至1928年12月29日就在北方反奉战争打的热火朝天之际,成立于1925年7月1日的广东革命政府,已经通过东征和南征取得了稳固的根据地,开始积极谋划北伐。1926年7月9日,蒋中正就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并誓师北伐。

国民革命军自广东起兵之后,吴佩孚还在和张作霖猛揍冯玉祥,一看后院起火,连忙回军抵御,可匆忙回师的吴佩孚哪里顶得住,接连遭受战败之下,连忙请孙传芳出手,孙传芳对于吴佩孚联手张作霖本就不满,又想着坐收渔利,哪里肯出手。直到吴佩孚从两湖败退河南,北伐军于9月进抵江西,孙传芳这才出兵迎战,结果也是惨遭战败。

战败之后,孙传芳被迫再度与奉系合作,然而依旧无法抵御北伐军的进攻。之后,由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蒋介石被迫下野,北伐战争第一阶段就此结束。此战,吴佩孚和孙传芳基本被消灭,张作霖也遭遇重创。

1928年1月,蒋中正被恢复了北伐军总司令职务,之后再联合冯玉祥、阎锡山之后,蒋中正于4月7日在徐州誓师北伐,北伐战争第二阶段开始。面对北伐军的进攻,奉系全面崩溃,张作霖被迫于6月发表声明退出北京,但随后被炸死于皇姑屯。

张作霖死后,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面对当时岌岌可危的形势,张学良于1928年12月26日宣布“东北易帜”,北洋政府时期至此终结,全国上下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中原大战:1930年5月初至11月4日北伐成功之后,全国上下其实仅仅实现了形势上的统一,当时的形势与此前的军阀割据形势别无二致,只是以新军阀取代了旧军阀而已。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战后国民政府势必进行整合,然而这种整合难免得罪各派军阀,内部矛盾开始滋生。

之后,失势的国民党左派领导人汪精卫联合反共右倾西山会议派和国民党军阀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张发奎,意图推翻蒋介石领导南京国民政府,中原大战就此爆发。

彼时,反蒋军的战略是:阎锡山自津浦路南下,冯玉祥自陇海路东进,谋取徐州,李宗仁则向湖南进兵,威胁武汉。战争初期,反蒋联军在南北战场均取得主控权,获得大部战役的胜利, 6月下旬攻陷济南。7月下旬,作战重心由陇海线转向津浦线,战场形势亦急转直下;8月15日,蒋军克复济南 ,晋军退往黄河北岸。

这场战争持续长达近七个月,双方投入兵力逾百万,战线绵延数千里,最终以蒋介石的胜利告终,暂时统一了国民党各军事集团,维持了全国上下的基本统一形势。

中原大战之后,日军于1931年9月18日发动“九一八”事变,迫于外界压力,大规模的军阀战争就此结束。不过,大规模的军阀战争虽然没有发生,但地方军阀的小规模战争仍然时有发生,例如四川军阀内战。

此外,以上仅是直接影响国家政权交替的大规模军阀战争,至于一些仅仅影响地方势力变化的军阀战争,则并未被列入其中,例如1920年的川滇战争,又如1927年的粤桂战争等等。

PS:由于个人知识有限,如有遗漏,万望海涵。

碰碰冰    手机版    网站地图    QQ号:5778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