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碰碰冰历史我国历史上下落不明的五大无价之宝,件件堪称华夏神器
我国历史上下落不明的五大无价之宝,件件堪称华夏神器
2022-10-24

在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化历史中有很多的璀璨文化和珠宝,但是有这么五件无价之宝却到现在也没找到。

第一件、传国玉玺

秦始皇登基的时候,命令丞相李斯用和氏璧雕刻传国玉玺。

为确保皇位的正统性,上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

所以被历代皇帝所重视,如没有得到这块传国玉玺,就说明皇位得来不正,不是正统的皇帝。

自后唐皇帝李从珂带着传国玉玺在玄武楼自焚,传国玉玺不知所踪。

而后世皇帝为了确保皇位的稳定性,自宋朝后开始自己雕刻玉玺。

第二件、十二铜人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防止民间反抗,尽收天下之兵铸成12铜人。

据传每个铜人重达三四十万斤,可想而知十二铜人的珍贵性。

这十二尊铜人,分别伫立在咸阳宫两侧,可想当时的气派。

但是这十二尊铜人未能流传至今,有人说是项羽焚烧阿房宫的时候损坏了。

也有人说是董卓进京后焚铜人铸铜钱了,也有人说被秦始皇带进了陵墓中。

但是不管怎么猜测,这十二尊铜人都未能留世,实在可惜。

第三件、永乐大典

明永乐时期,明太祖朱棣为了彰显国威,造福万代,命解缙、姚广孝主持编纂当时包含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体的书籍。

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堪称古代版的百科全书,内容之全面,堪称中华第一书。

永乐大典初期只有一套正本,到了嘉靖时期,为了防止永乐大典损坏,便抄录了一套副本。

据传永乐大典被安放于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中,副本经过几百年的战乱、火灾等因素,仅有800余卷流传于世。

真希望永乐大典的正本存放于陵墓中,这样在后世的某个时间,还能重现永乐大典。

可惜一切都是幻想。

第四件、随侯珠

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过“完璧归赵”的故事,其实春秋时期有两件稀世珍宝,一个是和氏璧,另一个就是随侯珠了。

随侯珠是春秋战国时期随国的珍宝,相传是随国君主随侯在游玩中看见一条受伤的大蛇,随侯心生恻隐,便令人给大蛇敷药包扎,放归草丛。

大蛇痊愈后衔一颗夜明珠来到随侯住处,说:''我乃龙王之子,感君救命之恩,特来报德。''这就是被称作''灵蛇之珠''的随侯珠。

搜神记所书随侯珠:''径盈寸,纯白而夜光,可以烛室''也就是后世的夜明珠。

随侯珠最后一次出现的时期,是秦始皇时期,自秦始皇以后世间便没有随侯珠的消息了。

相传随侯珠被秦始皇安放于陵墓中,用于照明所用。

第五件、九鼎

九鼎是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有点像后世的传国玉玺。

大禹建立夏朝分封九州,便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 用来象征九州,将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所以九鼎也被称为华夏至尊神器

秦始皇统一天下时,九鼎下落不明。

有人说九鼎被沉于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时,曾派人潜水打捞,结果未能找到。

也有据传九鼎被秦始皇铸成了十二铜人,但是史书未记载这一事件。

九鼎遗失已近两千年,至今下落不明。

碰碰冰    手机版    网站地图    QQ号:57780188